Saturday, December 12, 2015

從禪修看宗教實踐對非宗教人生命及養生的意義

問題: 5a) Choose one religion; outline one of its religious practices.
5b) Explain why this religious practice can have meaning for contemporary non-religious people
從禪修看宗教實踐對非宗教人生命及養生的意義
佛教禪修概念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抽取佛教當中的宗教實踐使禪修成為一個健康的活動。禪修概念由佛教的宗教實踐,改變成現代社會中的一種消閑活動,在市場上不少導師開設課堂,教導禪修的技巧和方法,因而禪修實踐不單單對宗教人士有所影響,對無宗教信仰人士亦有一深層的意義。見及以上有趣的社會現象,本人希望在以下反思文章中首先介紹佛教禪修方法的實踐,並且在後部分解釋禪修對現代非宗教信仰人士的意義,令心中疑問得以解除。

Part A
禪修在廣義而言,包括中國禪和印度禪,它們均以禪定為目標,利用修行禪觀,例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長短、大小和引導等方法,達到心力集中(練心之法)和身體內外統一的境地。[1]禪修的方法在佛教出現以前已經在印度廣受歡迎,在印度教的經典《奧義書》中已有教導禪修的方法,它被視為聖者所必經的過程。而禪修概念分為六種層次, 分別為五停心觀、止觀坐禪、六妙法門、耳根圓通、一心念佛到念佛圓通的修行方法,對於非宗教人士而言,他們主要以修行基本的五停心觀及止觀坐禪為主,故在以下本人將解釋以上二種修行方法及現時流行的茶禪。
首先,五停心觀是指修行初時要培養的五種禪觀,令修行者能應對這個飛馳不停的社會,做到止息而致心思寧靜,不受外界環境及他人意見影響。[2]它包含五個元素:首先是「不淨觀」,它指眾人觀內外世界有淨之相,無法看事實的真實。這是因為人們對世界存有貪慾和淫慾,要對冶不淨觀時可以通過「九想觀」(對人的屍體作九種的觀想,以便去除人們對幻軀的留戀),包括觀青瘀、觀膨脹、觀膿腫、觀破壞、觀異赤、觀被食、觀分離、觀白骨和觀骨鎖。[3]其次是「慈悲觀」,它指觀想眾生受苦受難,培養出同情心,是最基礎的人禽之別。但它與儒家的四善端不同,它重視我們對一切生命的同情心, 對所有生命均欲見其生不忍見其死,通過幻想其可憐之處以對冶瞋恙之心。[4]第三是「因緣觀」, 這是指觀想十二因緣、三世相續、無我體我相和無作者受者之道理, 明白一切有因緣果報所控制,善或惡的報應都是自己的行為所招感來的, 令眾生得以對冶迷昧不覺的愚癡。[5]第四是「界分別觀」, 這是指觀想「六界」( 地、水、火、風、空、識) 和「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色、鼻識、舌識、耳識、身識、意識)現象的因緣,明白一切由因緣和合而生沒有永遠存在的實體和無常,修行者可以借此對冶個人欠缺正見之問題。[6]第五是「數息觀」,這是指修行者由呼吸開始,在修行時計算呼吸的次數以減低胡思亂想的機會,令內心得以平靜至一境的禪觀,培訓修禪者在做任何事時均有高專注度及減低其他事情對其內心的影響,令心中的散亂、浮躁得以自然消散,達到心靜自然和。[7]這些方法有助對治貪慾、瞋恚、愚癡、我見及散亂之心,它並非五個修煉的步驟,而是針對眾人內心的問題而針對性對冶的手段。[8]

其次,「止觀坐禪」修行是指通過靜心坐禪的方法得到心中的平靜,當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元素:「止」和「觀」,「止」的禪定令心中沒有任何雜念和靜下來,做到不分散精神及注意力地觀察某一對象。[9]在「觀」方面,這是指有智慧觀,明白現象及事物的本體,這是「止」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的修行方法,他們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10]在修道「止」、「觀」的過程當中修道者會感受三個階段。首先在第一階段修行者會體驗到宇宙萬物都有緣起而生, 會安於對知識的了解,沒有教化眾生的動機,只求明白一切的道理。[11]在第二階段,修行之人體驗到佛性的空寂,一切因為緣分而生,猶如幻化並無定實,修行者產生動機熱心宣揚佛法普渡眾生。[12]最後修行者達到最高的精神境界,擁有佛眼,一切事物的本質都能夠明白。對於一般非宗教人而言,他們在進行止觀坐禪的修行時未必能夠完全地達到最高境界,但是他們可以通過這個修練令他們的心得已靜下來,獲得心境平靜之情緒。[13]

             近年在社會上茶禪的歡迎程度亦不斷上升,它並不是禪修六種層次之一,與傳統的禪修不同,它把中國的品茗文化融入禪修的修煉中,鑑於其歡迎程度,本文亦會簡述其實踐禪修的方式。
茶禪是指利用飲茶作為參禪悟道的一個方法。在平日生命中我們很少留意事件的真正面貌,只會快速地進食,忽略了食物的真正味道。在茶禪的過程中,首先我們會像平時一樣飲茶,禪師會叫我們記著下茶的味道,通常我們不能感受到茶的真正味道,只能分辨出茶的品種 。在其後禪師要求我們放下心中的雜念仔細地品嚐茶的味道,用心去感受。當我們快速地飲茶時我們對茶的味道未必有很深的感受,但是當我們細心品嚐,我們會感受到茶剛剛進口的時候會有一些苦澀味以及深深的茶香味在口中散發出來,當我們飲完整杯茶後在喉嚨中會出現微微回甘。在都市的生活當中我們因為工作、學業導致生活忙碌,對事情沒有細心的體會,忽略身邊很多的人和事,通過茶禪,修禪者可以明白到對任何事物均要用心體會。禪修雖然具有佛教宗教色彩,但是這個方法對應中國人品茗的文化,故茶禪對非宗教人而言相對上接納能力較高。

Part B
在以上部分,本人簡介了佛教禪修實踐的步驟及其中的體驗。 鑑於禪修近年越來越受到社會上非佛教信徒所接受,對他們的人生亦產生影響及意義,本人亦希望探討當中之原因。由於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地的宗教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下傳播它們的宗教傳統,令世界各地的人均有機會接觸不同的宗教文化,豐富了文化多樣性。佛教的禪修亦得以傳播開去,並在香港廣受接受,本人認為以上現象能歸納於二個原因:通過禪修減低生活的精神壓力及作為養生保健作用,以下將從以上兩方面加以分析。

生活在香港這個重視物質、金錢及個人主義的社會,大部份市民在生活中常常只為賺取金錢支持其生活,他們的工時長而且收入不高,面對照顧住屋、家庭的巨大開支,導致市民的精神壓力十分大。同時由於欠缺足夠的時間作運動及其他娛樂活動,令他們的壓力無法釋放,因而市民心理健康情況欠佳,會出現憂鬱症甚至自殺等問題,例如中文大學由本年開學至今已經有三名學生因為情緒、學業等問題而自殺身亡,可見港人生活壓力之大。針對上述的問題,禪修的靜觀修行能令市民在短時間內回復精神狀態,減低其生活壓力,其原因有二個。其一,在修行的時候,內心的雜念及思想得以放下,令修禪者可以在心無雜念的情況下舒緩內心的壓力和情緒,減少失眠 ,作為短暫減低壓力的方法。[14]其二,禪修亦有助培養智慧觀,令個人得以反思現實生活中的不足及問題[15],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禪修的過程達致心境寧靜, 獲得正見正思維,令人在生命中反思其目標及追求是否真的有意義,令修禪者獲得品格上的蛻變,建立更正確的更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修禪者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16]

在另外一方面,禪修不單能改善個人精神狀態減低生活壓力,它亦有助都市人做到養生保養的效果,。佛教認為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在於過往的妄想和癡愛,即所謂因緣和合而生,如果沒有過去種下的惡種子,便沒有將來產生的惡結果,即使遇到不好的環境,也不至於導致疾病,[17]黃帝內經有云:「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當中之意正正與佛教對生病之因有相同看法,禪修針對這問題有四個技巧,首先是「定心病處」,這個方法是指修禪者把心專注在體內病痛的部位,因為心是身體的主人,心緣外境令身體之門打開,風、病菌便會進入人體,心專注於病痛部位即把門關上,便能杜絕病菌入侵,做到預防疾病的效果。[18]其次是「止心丹田」,丹田是「氣海」,把心專注於丹田,氣息就會調和,如太極般人體得以陰陽和合。[19]第三是「住心足下」,禪修者可以把心專注在腳底,因為它有助於心火上升,身體機能得以調和,令身體輕鬆下來。[20]最後是「息心法界」,禪修令人可以放鬆心情,對世上沒有任何執著,明白宇宙萬物的緣起緣滅,一切並非永恆的實體,不執著於生老病死,了斷內心的妄想和雜念,因此生心舒暢,促進新陳代謝令病者康復。[21]

最後,本人認為當都市人吸收修禪當中的道理後,他們可以把禪修融入生活當中成為生活禪,這是指我們生活每一個動作和行動均可以有禪的存在,做到黃帝內經所云的:「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例如進食時做到茶禪般細心品味食物的真正味道,平常呼吸時做到平穩和緩慢使心境得以平靜,在工作和學習時專心一致投入,不受外界事情所影響,這樣都市人便可以把佛教的宗教實踐融入生活當中改善其精神修養。

禪修對本人的意義及反思:
而本人亦有幸於十二月五及六日參加由香港佛聯會舉辦的禪修體驗,並由衍空法師主教,本人雖然畢業於佛教中學,但並非佛教徒。 本人在活動中參與茶禪和坐禪兩個禪修活動,首先在茶禪的過程中本人有很深的反思,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並沒有空閑時間細心品味茶的味道,這次我可以利用食物禪的方法,用眼、耳、口和舌不同感官去感受一杯茶的味道,不單單是剛剛下口那一刻產生的苦澀味,更能感受到喝完茶後回甘的味道,因而令我明白到在急速的生活當中,我們會輕易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些細節,例如朋友相處和家人相處之間要細心了解對方,與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機械方程式,沒有一條很快速的捷徑 , 對朋友家人都要誠心去了解內心世界增加彼此的信任,互勵互勉。在坐禪的過程中我明白到人生在世有不同的煩惱和痛苦,一切無法阻擋,更重要的是內心的調和。

通過坐禪我可以在數十分鐘內忘掉世事消除心中的雜念,心境得以平復,感到無比輕鬆。我反醒到對一切事都要看淡,因為事物均為因緣和合而生,對事物有過分的追求並不一定導致良好的效果,反而有無比的妄想,令心境不能平和。這個原則亦可以套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不要把所有事情看得那麼重,盡自己全力做得最好便足夠,不要常常與他人比較,應該與自己比較,對照自己有沒有成長,做事有沒有更成熟。

雖然本人只參加短短兩日的禪修體驗,但是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因而相信佛教的宗教 實踐對現代非宗教人而言有很深的意義,它不但可以令我們有正見正思維,對人生亦有不同的反思,更能改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甚至做到養生效果。因而通過這次的研習我明白到宗教行為未必只對宗教信徒有意義,在現代社會中有不少人會採取新時代的觀點,抽取宗教中的宗教實踐,使宗教實踐成為一個健康的活動,對現代非宗教信仰人士產生新的意義。

 參考文獻:
聖嚴法師︰《禪的體驗》。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貴傑︰《佛學與人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



[1]聖嚴法師︰《禪的體驗》(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4-5
[2]劉貴傑︰《佛學與人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年),頁351-356
[3]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1-356
[4]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1-356
[5]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1-356
[6]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1-356
[7]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1-356
[8]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1-356
[9]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10]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11]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12]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13]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14]聖嚴法師︰《禪的體驗,頁124-125
[15]聖嚴法師︰《禪的體驗,頁124-125
[16]聖嚴法師︰《禪的體驗,頁130-131
[17]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417-418
[18]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19]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20]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
[21]劉貴傑︰《佛學與人生,頁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