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6

議論文寫作:論「父母在不遠遊」。

議論文寫作:論「父母在不遠遊」。

儒家思想為其中一個中國的哲學流派,它對華人社會影響深遠,當中孔子及孟子所提出的道德規範受到世人的尊崇。然而,歲月如梭時代不斷更替,儒家思想距離現代社會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不論是個人生活模式、社會形態以至教育制度均與古代的中國截然不同。有學者認為孔子提倡之:「父母在不遠遊」已經不合時宜,我認同這倡議的外在行為,不過這個道德規條的內在精神價值則值得保留。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思是指父母在生的時,我們應在身邊照顧其生活,不宜遠遊。背後有二個主要原因: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我們應照顧他們以顯孝道,所謂:「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道中最基本的就是能夠做到孝養。離開家的時,父母亦會擔心我們的安危,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孝子不應該讓父母為生病以外的事情而操心,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

現代科技及運輸系統的進步,令我們可以隨時與父母進行聯繫及見面,減低了時空及地域的界限,令人們質疑這道德規條的價值。古時交通運輸落後,穿州過省或需數月的時間。父母子女之間的聯繫只能與書信形式,使父母未能即時知道子女發生的情況,因而終日活於惶恐當中。然而,現代社會科技發達,通訊及交通運輸日漸改善,全球逐漸連成一個地球村。連接城市及國家之間的鐵路及航空日漸成熟,時間大為縮短;電話互聯網的發明,亦令通訊更為容易。子女到外地交流學習可以經常與父母通過電話聯繫,在重要的時候:例如父母生日、新年等等的節日亦可以回家,因此子女到外地遠遊亦可以隨時與父母緊密通訊,不必令父母擔心其安危。這些科技解決了與父母聯繫的問題,使人們反思這個道德規條是否仍然有意義。

孔子提倡這個道德規條的時候,主要希望子女能夠在父母年老時照顧他們的生活需要。然而,現代社會與古代社會的生活模式、經濟狀況已經有很大不同,這些差別加深了人們對這個道德觀念的質疑。在現代社會福利制度的影響下,養兒防老的概念已經逐漸消失。古時社會以農業生產為主,家族世世代代務農為生,每季均要工作才能得以溫飽,亦難以大量儲蓄。而且福利制度不完善,導致父母在年老不能工作的時候欠缺穩定的收入,因此先賢才會希望世人成年後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留在家中照顧父母的需要,使其有穩定的生活,不需終日擔心溫飽,提倡父母在不遠遊。不過現代社會經濟結構多元化,加上個人收入提高,儲蓄得以增加。加上父母在年輕時候必須供款養老金,政府為貧困的長者提供生活津貼。現代父母年老時候對子女經濟依賴程度降低,許多中產人士可以利用他們的積蓄度過他們的退休生活,相比留在家中,他們更渴望到不同地方享受退休生活。這種現代經濟及生活模式的改變,使我們和孔子年代的代溝越來越大,故他所提出的道德概念被認為是不合時宜。

最後是從個人角度出發,現在社會追求個人發展,追求全球視野和成功。有部分人認同這個價值,不故步自封停留於鄉土。以中國的農民工為例,在改革開放後不少農村的青年到城市追求更優質的生活及更高收入的工作,他們這個行為正違反了「父母在不遠遊」的道德觀念,不過他們的行為是否真的不正確呢?本人認為不是,他們到外地工作賺取的收入大為增加,改善了家庭的整體經濟狀況,令父母有更好的物質享受,亦不需要擔心溫飽的問題。而且有部分人士,更成功發展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個社會景仰的成功人士,做到大孝尊親,令父母感到光榮。從以上所看孝道的實踐有不同的層次,最重要的是子女內心對父母孝道的表達,而非形式上的行為。

從以上三個觀點可以了解到,在現代科技改善的情況下,即使我們遠遊亦可以隨時與父母聯繫,以解他們的擔憂。遠遊亦有助子女得到更多個人發展的機會,不必局限於現有的環境,而他們亦可以其他形式向父母表達孝意,因此此部分人士認為「父母在不遠遊」這個道德觀念已經不合時宜。不過,本人認為這個道德觀念的內在精神價值是十分值得保留的,在以下將加以解釋。

現代社會的環境下,我們學習了西方的個人主義思想,以個人為中心,拋棄了傳統中國五倫的關係。傳統中國人以子女作為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且家庭觀念重。但是在近代的社會制度改善下,不論是教育、醫療很多也是由政府負責,令子女對父母辛勤工作養活自己的概念日漸減低。而這個道德規條正提示了我們,父母其實無時無刻也在擔心我們的安危,即使不在父母身邊亦要多關心他們,了解其的需要,令他們不必擔心,這不單單是一個規條,亦是我們作為子女的一個責任。
然而,這個題目有斷章取義之問題,因為原文為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並沒有完全禁止子女在父母身平時候遠遊,他重視的是我們遠遊的方法。例如我們到外地,必定有一個目的地,不可漫無目的地流浪,也要與父母保持通信,告訴他們自己的現況及所在地,令他們不必擔心。由此可見,這個道德規條的重點在題目忽視的後句。


在白居易的《燕詩》中曾經提及「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這段詩句提醒我們,終有一日會成為他人的父母,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對我們的思念關顧是無微不至的,而我們亦要向他們展示我們的真心及愛意。在能力範圍內向他們實踐孝道,這正正就如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將來關心自己一樣,明白「己所不欲,勿斯於人」的道理。

Sunday, November 6, 2016

你認為最主要是基於什麼理由,定必要發展核武? 另,你認為北韓會否放棄其核計劃?


1.        你認為最主要是基於什麼理由,定必要發展核武? 另,你認為北韓會否放棄其核計劃?

隨著蘇聯於一九九一年解體,北韓有感於國內外的狀況而深感不安,決定發展核子武器維護主權安全。其核問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與北韓進行多次的談判,當中關係變化莫測,令朝鮮半島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不同持分者唇槍舌劍,各有其打算令談判經常未有共識,引發數次核危機。要有效處理北韓核武議題,必先了解其發展核武的核心原因-維護主權 (Mansourov, 2000)。在文章第一部分,本人會先探討三個令北韓有更大的動機發展核武的原因:歷史上周邊國家對朝鮮半島的侵略,蘇聯解體及中國與韓國建交導致北韓主權安全感下降,以及美國和韓國在軍事及經濟方面對北韓所施的無形壓力。在其後,本文亦會詳細討論北韓政府會否放棄其核計劃背後的考量。

首先在歷史因素方面,朝鮮半島的主權性在歷史上經常受外界威脅,發展核武能夠有效維護朝鮮半島的獨立主權。早於十四世紀,朝鮮半島已經受到戰亂以及蒙古人的侵略。於李氏王朝期間,李成桂主動拉攏明朝成為其藩屬國,在清朝攻打朝鮮後其亦成為清朝的藩屬國,須每年進貢大量珍品 (朱立熙, 2008)。在十九世紀初期,朝鮮半島受到日本的侵略,最後被迫簽署日韓合併條約 (朱立熙, 2008)。由以上例子可見朝鮮半島的主權在歷史上不斷受到外族人的侵略。雖然在九零年代末國際間的戰事已經減少,然而朝鮮半島的安全性仍然有待提升,導致北韓發展核子武器以維持國家的主權。

其次,北韓發展核子武器受到外部環境因素所導致。其一,蘇聯於九零年代解體,令北韓失去其保護以及長達四十五年的經濟支援,令北韓要獨立面對來自美國及韓國方面的軍事挑戰 (徐文吉, 2007)。而且北韓另外的盟友:中國,於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推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市場化經濟改革,並於一九九二年正式與大韓民國建交 (徐文吉, 2007)。自此中朝關係進入僵局,使北韓對中國的信任及依賴程度相對減低。以上因素令到北韓失去兩個共產主義為首的盟友,加深北韓對其政局的不安感,導致北韓發展核子武器以維持國家的主權。

其二,韓國的經濟發展成果使北韓感到壓力。在七十年代北韓受到蘇聯的支持在經濟的發展上比韓國大為領先,但是在蘇聯瓦解後北韓經濟發展一厥不振,九十年代受到天災的摧毀更是雪上加霜 (孟慶義,趙文靜,劉會清, 2006);反韓國創造了漢江奇蹟,令國民生產總值大幅上升,成為已發展國家 (Mansourov, 2000)。在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後國際社會對韓國的認受程度大為提升;相反北韓的外交則一厥不振,因此要維繫國家主權,得到國際上的關注及增加議價能力,核武便是其中的一條出路。

其三,美國及韓國兩者的軍事合作令北韓感到軍事壓力。早於一九五三年美國和韓國結成軍事同盟的關係,美軍亦派駐軍隊駐守於韓國及日本 (朱立熙, 2008)。韓美日進行的聯合軍演亦向北韓展示其軍事力量,導致北韓有感需要發展大型武器預防突然其來的侵略。然而受制於其國內的經濟實力,北韓需要將資源集中在高資源效益的武器上,而核武成為其最佳選擇。它不但破壞能力高,而且在發展核武期間亦能向其他國北韓展示其軍事實力,達到威嚇的效果 (國家地理頻道, 2013)。同時亦有助提升國際社會對北韓的關注,發展核武器對北韓而言是一舉多得。

從以上的分析可見北韓發展核子武器是由於在歷史上 邊國家對朝鮮半島的侵略、 蘇聯解體及中國與韓國建交導致北韓對主權的安全感下降,以及美國和韓國在軍事及經濟方面對北韓所施的無形壓力。現時北韓核問題在國際社會已經飽受關注,不過本人認為北韓並不會在短期內放棄其核計劃,其原因有三:增加在國際上的議價能力、通過輸出技術賺取外匯和維護核電廠供應電力。

首先,通過核計劃北韓得以增加在國際會議上的議價能力 (Peris, 2007)。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朝美核框架協定」,美國同意只要北韓能夠逐步採取措施凍結核武,最終達到朝鮮半島無核化,便可以得到美國的糧食、重油援助及興建兩座輕水反應爐 (Peris, 2007)。有美國學者認為這一次的協議是北韓對美國政府的敲詐,因為通過這次協議的經驗,北韓會再利用其核武在往後的會議中向其他國家施壓,從而得到更大的利益 (國家地理頻道, 2013)

其次,北韓可將其核技術輸出賺取外匯。巴基斯坦卡迪爾汗(Abdul Qadeer Khan)售賣核武技術的例子,正好作為北韓的學習例子。他經營跨國的核武超市把核武技術售賣給伊拉克、敘利亞等的國家 (沈旭暉, 2004)。當北韓把核武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亦有能力吸引買家,把技術輸出到其他國家賺取外匯。例如在過往北韓曾經向伊朗出售導彈技術換取石油能源 (星島日報, 2000)。而最近北韓亦希望向台灣輸出潛水艇的製造技術 (自由時報, 2016)。因此可見發展核武可作為技術出口,賺取外匯改善國內的經濟情況。

最後,發展核計劃有助北韓興建核發電廠供應電力。一直以來北韓大量依靠進口中國的原油進行發電,然而即使在首都平壤電力的供應仍然十分不穩定,加上聯合國對北韓貿易的製裁,導致北韓在國際市場上能源的買賣更為困難。通過發展核技術,北韓得以逐步發展更多和維護核發電廠,解決現時能源缺乏的問題,改善工業及商業的發展。

總括而言,北韓發展核武是由於對其自身政權的不安感。然而在發展核武期間,它發現核武可以作為與國際社會談判的工具,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通過核武的發展亦有助增加北韓在國際社會間的曝光度,營造北韓強硬的軍事實力,給予美國及韓國為首的國家帶來一定軍事壓力,令它們不敢隨意挑釁北韓。當北韓的核技術到達成熟的階段,它亦可以發展國內的核電廠,以及把技術輸出。因此本人認為在北韓未找到其他能為其帶來更大利益的發展方向時,它不會放棄核計劃。



 

參考書目:

MansourovClay Moltz and Alexandre Y.James. (2000). The North Korea nuclear program: security, strategy, and new prespective from Russia. New York, United States: Routledge.
MochizukiO'Hanlon and MikeMichael. (2003). Crisi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 how to deal with a nuclear North Korea . New York: McGraw-Hill.
PerisB.Larinda. (2007). North Korea issues: nuclear posturing, saber rattling, and international mischief.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
朱立熙。(2008)。韓國史 : 悲劇的循環與宿命。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20161019)。自由時報。擷取自 北韓來台推銷潛水艇?據傳連介紹資料都印好了:https://goo.gl/Tu98OA
沈旭暉。(2004214)。沈旭暉 - 咫尺地球 / 平行時空。擷取自 巴基斯坦「核武超市」核擴散新時代:https://goo.gl/6Bmjaq
沈定昌。(2003)。韓國對外關係。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孟慶義,趙文靜,劉會清。 (2006)。 朝鮮半島:問題與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
星島日報。(2000218)。星島網新聞回顧。擷取自 伊朗北韓合作改良華製導彈: https://goo.gl/yNN3oz
徐文吉。(2007)。朝鮮半島時局與對策研究。山東,中國:山東大學出版社。
國家地理頻道。(2013)。 北韓核武危機 [紀錄片]


Sunday, October 16, 2016

牛頓和達爾文如何克服感官經驗的局限?同理,自然科學以外的學科也會面對感官經驗的局限。兩人所用方法如何應用在這些學科?試舉例說明。

題目2
牛頓和達爾文如何克服感官經驗的局限?同理,自然科學以外的學科也會面對感官經驗的局限。兩人所用方法如何應用在這些學科?試舉例說明。

            在十七世紀,科學仍然處於啟蒙的階段,人們對世界許多自然現象無法作出合理解釋,繼而採取創造論、妖術及魔法等充滿神秘色彩及宗教意味的主觀解釋。牛頓及達爾文的科學觀念對宗教傳統以至整個社會帶來很大的轟動。以牛頓為例,他的研究成果令十七世紀後半葉歐洲的範圍內,實驗科學得到很大的重視,使科學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而達爾文物種演化的概念,促進整個生物學的發展,對基督宗教創造論帶來挑戰。然而,這兩名重大的科學家能夠發展出創新的科學理論,在於克服感官經驗的限制,使其研究得以更為客觀。在以下的反思文章中,本人將先解釋感官經驗對牛頓及達爾文所造成的局限,並在其後解釋他們克服的方法,及把兩人所用的方法應用在非自然科學學科中。

學者如亞里士多德,主張以感官經驗去發掘知識,而五官感受的世界是主觀的,每人對自然的感受均不同,難以通過客觀可量度的方法去衡量真確性。當牛頓進行研究時,他明白感官經驗的限制,他認為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使用數學概念,把原理利用數學公式描繪出來,這樣事情變得有根有據,研究客觀性得以提高。牛頓研究光線時,觀察到三稜鏡能把光線分離出七色彩虹 ( 96)。他首先學習這個課題的知識,將發現的情況記錄下來,例如測量光線的長度、白光轉換成七色彩虹的距離,並且將以上情況套用數學語言—微積分去證實事件的真確性 ( 96)。以上可見牛頓不單對事物進行觀察,超出感官經驗的限制,強調從實驗出發,把研究結果轉換成為數學語言,利用歸納法及演繹法,將研究歸納成為不同的理論。

另一方面,牛頓及達爾文利用哲學的分析推理以克服感官經驗的限制。他們進行觀察和實驗後會歸納不同現象,重視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以達爾文作為例子,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觀察到不同鳥類的外貌十分相似,嘴部形狀則有不同之處 ( 21)。在島上他只觀察到事實的表面,而他沒有停留在這個階段,限制於感官經驗下。他進一步思考推論現象背後的成因,最終推論這些鳥類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發展出物種演化的理論。在牛頓方面,在觀察到星體運行的軌跡後,他思索星球的運行為何是一個橢圓形,到底有什麼力量令它留在原本的軌道上,他這樣一層一層地推化,了解到向心力的原理。牛頓與達爾文一樣重視客觀事物的規律,由觀察入手通過分析,比較和推論等方法綜合事物的本質,克服感官經驗的限制。

以上可見牛頓及達爾文通過其將研究本質數學化及哲學上的思考推論,克服感官經驗的限制,令他們研究的領域得到突破,改變往後科學的發展。在以下部分,本人將從音樂方面應用牛頓及達爾文的方法,克服感官經驗的限制。

傳統中國的江南絲竹音樂主要以業餘性質為主,他們沒有一個規律化的體系,曲目傳承主要是依靠師徒之間的口傳(部分使用工尺譜),導致曲目在長久的歷史長河中甚易遺失,這種依靠口頭傳播的方法亦不利傳統中樂的發展,限制了曲目的傳播,學生學習的內容亦受到限制(Provine 228)。而每人對音樂的理解及其欣賞的角度均不同,曲目的詮釋亦甚有分別(Provine 228)。可見理解絲竹音樂的演奏方法,,曲目傳播均受制於個人五官喜好感受。音樂的改革學者自日本明治維新開始不斷思考傳統中國的發展方向,他們整合上述的問題,參詳西方音樂的發展,視西方現代化的音樂為中樂改革的模範。提出融入西方樂理的記譜法,將簡譜(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融入中樂,利用數字代表不同旋律,使傳統樂曲得已通過數字形式化地流傳,使樂曲的演奏方法得以有據可依,樂曲演奏也有衡量的指標(Provine 230)。由此可見傳統絲竹音樂與牛頓及達爾文異曲同妙地運用哲學思維反思現狀背後的問題,也使用數字使學科更可量度。

總括而言,感官經驗確實有助我們了解多事物表層的現象,但許多時候我們不能單單看事物的表面,我們必須通過哲學上的思辨,以及將所見所聞利用數字等可量度客觀的方法描繪記錄,方能突破感官經驗的限制,達到科學求真的目標。

1531字數

參考著作

司徒偉文。《達爾文》。香港UGFN1000 課堂簡報,2016
亞歷山大柯瓦雷著,張卜天譯,《牛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閻康年著,《牛頓的科學發現與科學思想》,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Kristan Lawson著,張關林譯,《達爾文與進化論》,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5
Michael White,高源清,《自然法則的新詮釋者牛頓》,台北:牛頓出版股份出版社,1995
Provine, Robert C., Yosihiko Tokumaru, and J. Lawrence Witzleben.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7 (2002): 227-232. Web.